答好协商之问:以协商之智服务高质量发展之为

阅读: 时间:2025-02-19

人民政协作为大团结大联合组织,是加快建设“一市四区三地”的重要力量。站在新的发展节点上,当前巴中政治协商需要关注什么重点?从聚焦市民所需所盼到拓展深化协商平台再到持续提升协商质效,连日来,市委书记鲜荣生发出的协商之问引发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展开深入探讨。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大家纷纷表示将发挥人民政协优势作用,提高政治把握、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合作共事能力,引导广大政协委员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更好展现政协委员良好面貌和时代风采,切实以“政协之能”服务“发展之为”,倾力答好协商之问。

聚焦市民所需所盼,努力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发挥好人民政协力量,需要政协聚焦市民所需所盼,多听各行业各领域意见建议。

“如果说基层是最好的学校,人民群众就是最好的老师。”在巴州区政协主席蒋军辉看来,政协来自人民、属于人民、服务人民,一切工作为了人民。人民政协不仅要维护人民利益、为人民谋取利益,还要真心实意拜群众为师,听民声、聚民心、汇民力。

政协协商何事、议什么政、监督什么,既由党委、政府提出,又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恩阳区政协主席贾君对此深有感触:“我们利用‘有事来协商·巴事好商量’平台常态开展‘小微协商’,助力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实施。通过务实做好协商议政、调研视察、民主监督,确保‘人民’与‘政协’息息相关,‘政协’与‘人民’紧紧相连。”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当前,聚焦主导产业融圈建链、城市运营治理优化、城乡居民幸福生活提质等重点任务,更需要政协多问问市场主体需要什么、市民群众需要什么。

“围绕‘一市四区三地’发展战略,广泛征求市场主体、各界群众意见建议,精心调研解好题,精深建言答好题是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蒋军辉说,今年将聚焦主导产业“融圈建链”攻坚年系列要求、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坚持为民履职、办好民生实事,贴近人民“面对面”、服务人民“实打实”,努力使每一个履职脚步都踏在“同心共建现代化巴中”的鼓点上。

贾君则表示,下一步将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聚焦恩阳区委“23456”工作思路,扎实开展“持续深化‘聚引帮’同心共建‘两地三区’现代化新恩阳”专项行动,努力提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质效,为加快推进恩阳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拓展深化协商平台,让城市所有主体感受协商民主就在身边

如何让城市所有主体感受到协商民主就在眼前、就在身边?通江县政协主席王茂生的回答是:坚定落实好拓展深化协商平台的部署要求,充分释放协商平台的潜能和效能。

过去一年来,通江县政协深入开展“有事来协商·巴事好商量”工作,由专委会牵头指导乡镇政协工委规范开展协商活动,持续在协商议题确定、方式规范、效果跟踪、质效考评上下功夫,推动“有事来协商·巴事好商量”提档升级。目前,围绕道路交通、教育医疗、环境整治等,已开展“小微协商”议事活动324场次,提出意见建议528条,推动解决实际问题300余个。

看着平台越用越好,王茂生也在审慎思考着如何建设协商更加广泛的平台,让协商民主更加看得见、摸得着、真管用。

方向已明,步履不停。“接下来,我们将聚焦‘当委员比贡献’,持续在深化政协协商平台建设、丰富协商活动、打造协商品牌上下功夫,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王茂生表示,要深化协商平台,不断加强行业委员工作组、乡镇(街道、园区、新区)政协工委、协商议事室以及县内和异地委员工作室等协商平台建设,让不同界别、行业、地域的委员都能找到履职载体。要丰富协商活动。组织委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三亮三比”活动,参与“小微协商”,探索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型协商形式,打破时空限制,扩大委员参与。要打造协商品牌,围绕“一委室一品牌”,由专委会牵头指导开展协商活动,形成典型案例和履职优秀委员,在政协全体会议上进行集中表扬。

对于南江县政协主席吴开财来说,过去一年的砥砺奋进,也更加明白“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深远意义。

“南江县政协将聚焦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切实担负起政协履职责任,提升协商平台建设的‘效、能、责’,以更好地凝聚共识、汇聚智慧、推动发展。”吴开财说。

吴开财表示,2025年,要发挥好协商议政、民主监督作用,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专题调研,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碳汇交易等绿色经济模式,促进各项决策更加科学民主。要在民主评议、提案督办等方面持续用力,深入开展“三变”改革,推动农村闲置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激活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助力南江资源整合。要以开展“持续深化‘聚引帮’·同心共建现代化南江”专项行动为抓手,重点围绕工业发展、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等方面搭建平台、主动作为,为推动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持续提升协商质效,推动政协工作向“实质性贡献”升级

“当前巴中政治协商需要关注什么重点?”在市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王荣看来,这既是对政协工作的鞭策,也是对全市上下凝聚共识、破解难题的行动号召。

王荣表示,市政协办公室将紧扣“持续提升协商质效”这一核心,以“从满意率向转化率转变、从办结率向化解率转变”为突破口,推动协商工作从“做了什么”向“做成了什么”跨越。为此,市政协办公室将锚定“质效双升”,构建全链条协商机制。通过建立“选题—调研—协商—转化—监督”的全链条机制,强化选题精准性,聚焦市委“一市四区三地”建设目标和“主导产业融圈建链、城市运营治理优化、城乡居民幸福生活提质”,围绕产业培育、城乡融合、民生改善等重大问题,开展靶向协商;深化调研专业性,组建跨领域、跨行业调研专班,推动委员从“单兵作战”向“协同攻坚”转变,确保建议“提得准”;健全成果转化闭环,会同目标绩效部门建立提案办理“红黄绿”清单,定期通报进度,对“已转化”“推进中”“需攻坚”三类情况分类施策,确保协商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

针对“专业人士向一专多能转变”要求,王荣介绍,下一步,也将强化“一专多能”,锻造新时代履职本领。实施“委员能力跃升工程”。持续举办“政协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解读政策法规、传授大数据分析等现代履职工具,帮助委员拓宽视野、提升复合能力;搭建“云端履职”平台,通过“智慧政协”系统实时推送全市重点工作进展、民生热点数据,让委员建言更“接地气”;建立“委员履职积分制”,将提案转化率、问题化解率纳入考核,激励委员既当“参谋员”又当“监督员”,推动履职从“一次性提交”转向“全过程参与”。

就政协提案“办结”不等于“办妥”,王荣也表示要践行“一盯到底”,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以钉钉子精神强化跟踪问效。继续推行重点提案“领衔”督办,由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牵头、提案委员全程参与,通过“现场评”等方式压实办理责任;对“B类提案”开展“回头看”,邀请提案委员、受益群体代表对五届以来的“B类提案”办理成效进行评估,确保问题真解决、群众真满意;针对跨部门、跨领域的复杂问题,建立“协商—监督—再协商”的螺旋式推进模式,直至矛盾化解。

“接下来,市政协办公室将以‘巴中发展五问’为行动坐标,把‘协商质效提升’作为抓手,推动政协工作从‘程序性参与’向‘实质性贡献’升级,为加快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注入更强协商动能!”王荣说。(巴中融媒记者 张维 曾洲 姜春)

  • 打印
  • 关闭
回到顶部